公司新闻

对话张伟:谈排球生涯

2025-09-19 11:23:29



主持人:当年的场馆还在你的记忆里回响吗?你是怎么从一名普通学生,慢慢走到职业球员这一步的?张伟:是的,记忆里有很多木地板的回声,也有球落地时的咚咚声。那时的我并不是什么天才,只是对排球有一股执拗的热情。初次接触排球是在初中的体育课上,教练把球一扔,我就迷上了那种用手指和手腕把球弹起来的微妙感觉。

后来加入学校的排球队,训练的强度比普通的足球、篮球都要高,但我并不怕,反而觉得这是一次学习身体和心智的机会。主持人:训练强度很高?具体的日常是怎样的?张伟: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没进宿舍,我已经在场馆里热身。跑步、拉伸、灵敏度练习、脚下的步伐变换,一点点把身体的反应速度调整起来。

午休后再回到球场,练习接发球、二传和进攻的配合。那段时间最难的是耐心——每一次训练都像是在给技能打底,下了很大功夫,结果却常常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改变。教练说,排球不是只靠力气,更多是对节奏的掌控和对时机的把握。于是我开始记录每次训练的细节:哪种传球最稳定、哪种撞击点的弹跳最有弹性、哪种步伐的转换最省力。

那天之后,我开始把注意力从比赛结果转向过程中的每一个小改进。改进的不是一次性的爆发,而是持续的、可重复的动作积累。慢慢地,队友的信任也更多地落在我身上,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团队的强大来自每个人对细节的坚持。主持人:第一阶段最关键的转折点是什么?张伟:大概是在本地联赛的一场胜利。

那场比赛里,我的传球线路变得更清晰,二传的速度也更精准,主攻手不需要等到完美的时刻就能起跳攻击。对手的防守在我们的一次次快攻中露出空档,我们抓住了机会,一举拿下比赛。教练在场边点头,我听到队友们互相击掌的声音,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“成为团队一部分”的意义。

那次胜利像一块跳板,让我意识到,即使还很年轻,也能在训练之外创造自己的价值。后来我的在校成绩和比赛机会都随之增多,更多的视野向我打开。主持人:谈到早期的心态,是否有过挫折让你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?张伟:有。体育生涯不是直线向上,总有波折。有一年档期中,我的膝盖出现轻微不适,训练必须降低强度。

那段时间,我学会了用不同的角度去训练——改练上肢的力量、核心稳定性,以及球场上的判断力;也用心态去对抗焦虑。教练和康复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:渐进式的恢复计划、正向的心理暗示和日常的小目标。慢慢地,我明白了:即便不是在高强度的训练里,也能保持进步的势头。

多宝电竞安装

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比赛的热情,保持对团队的责任感。回头看,那些低谷其实是在为未来的高峰做铺垫。主持人:你怎么把个人成长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?张伟:这个问题很重要。个人成长不是孤立的,必须和团队的战术需求相吻合。我的角色并不总是最闪耀的,但能在关键时刻承担起传球和控制节奏的职责,让球队的整体效率提升。

每次训练后,我都会和教练一起复盘:什么动作做得好,哪里需要改进,哪些场景需要更冷静的判断。正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复盘中,我学会了用数据去支撑判断,用体感去验证动作。慢慢地,信心也成为一种习惯——并不是没有恐惧,而是有了面对恐惧的方式。到校园比赛结束时,我已经在同伴中树立起“稳健、可靠”的形象,这也为我日后进入职业赛场打下了基础。

主持人:跨入职业阶段后,你的排球生涯发生了哪些更深的变化?张伟:最大的变化来自对竞技状态的理解和对团队文化的融入。职业赛场要面对更高水平的对手、更多的比赛强度,以及更紧密的日程安排。训练不再是单纯的体能和技术堆叠,而是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,最大化地提升比赛效率。

我开始学习如何在比赛节奏中做出快速的判断,如何根据对手的布置调整自己的站位和传球路线。教练给了我很多战术上的机会,让我逐渐成为岗位上的“桥梁”,把队友的能力串联起来。心理层面也在同步升级:职业赛场的压力更大,失败的代价也更高。于是我学会了在赛前用固定的呼吸法放松,在场上用短线的语言与队友沟通,确保整支队伍的步伐一致。

主持人:在训练和比赛之间,你是如何保持持续的成长动力?张伟:持续的成长来自多元化的输入与自我挑战。训练之外,我会关注前辈的经验、对手的战术趋势,以及最新的训练方法。比如有一段时间我深陷“冲击力不足”的困境,主攻手的快速起跳让我需要更强的后续支撑。

于是我把重心放在核心与肩胸的力量连动,以及手腕与前臂的稳定性训练,确保接发球后能立刻进入二传节奏。与此我也开始参与不同的团队训练营,学习多种不同风格的排球打法。通过交流,我理解了“灵活性”是职业层面的核心之一——不仅仅是身体的柔韧,更是战术的适应性。

主持人:你的职业旅程中,哪些人对你影响最大?张伟:有两类人对我影响很深。第一类是教练,他们像雕刻师,给我定型,去掉多余的部分,让核心能力更鲜明。第二类是队友,他们用日常的协作和互信教会我团队的力量。球队里的气氛、训练中的互相鼓励、甚至在赛场上彼此遮掩的那份默契,都是无形的财富。

对话张伟:谈排球生涯

还有一些来自不同城市的对手,他们的风格和策略让我学会在不同场景下快速调整自己的打法。每一次对阵都是一次小小的课堂,让我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层次。主持人:你在调整心态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,可以分享给正在成长的年轻人吗?张伟:当然。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情绪,不论是兴奋、紧张还是焦虑,都是正常的。

第二,建立“可执行的小目标”。一场比赛往往时间紧、任务多,把目标拆解成几个短期的小步骤,更容易实现、也更容易得到反馈。第三,找到出口。排球之外的兴趣能成为情绪的缓冲带,比如音乐、阅读、或是和朋友一起放松的时光。第四,保持好奇心。不要把成功看作终点,而是把它当作继续学习的起点。

最重要的,是愿意把失败看成一次学习机会,从中提炼可复制的动作和思维方式。主持人:未来你有什么计划?对很多人来说,职业生涯的道路可能还很长。张伟:未来会继续在技术和战术上深耕,同时也希望把经验传播给更多年轻人。也许有一天会参与青年队的培养计划,帮助更多有潜力的孩子在早期就抓住关键的成长点。

对我而言,排球不仅是竞技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,传递一个信息:只要愿意投入、持之以恒,任何人都能在球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至于装备方面,我更相信长期稳定的选择。好的球鞋、护具和训练用球,能让训练变得更专注,也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可靠的支撑。

主持人:你对正在追梦的年轻人有什么愿景?张伟:愿他们在汗水和坚持中寻到热爱与自信,也愿他们在失败里看到成长的种子。愿他们学会用系统的训练去提升自我,用团队的信任去点亮他人,用理性的选择去稳稳走好每一步。排球路上不会只有光鲜的瞬间,但每一个坚持下来的日子,都会在某个赛季的某个关键时刻,化作最真实的力量。

若有人想把这份力量延续到自己的日常训练中,选对装备与训练理念是第一步。像风格稳定、手感可靠的训练装备,就能让你少走弯路、多专注于技术与战术的提升。这些,都是张伟在职业路上体会到的宝贵经验。